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主办单位: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刊期: 季刊
开本: 大16开 刊号 CN 34-1184/G4
ISSN 1009-1114 出版地: 安徽省芜湖市 邮箱:whptcxb@263.net
电话:0553-5775696 0553-577598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构建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匹配度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可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社区学院经验等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在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实践和优化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以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增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并输送人才的重任。芜湖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一员,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芜湖的高职院校立足地方经济,为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科技研发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芜湖的高职教育要高位谋划,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精准对接产业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以适应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正>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其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芜湖市农业学校。目前,学院开设有“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六个专业。其中,“园艺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包含安徽省首批基层农技推广定向培养人才班),“园林技术”专业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青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共青团寄予殷切希望,并对广大青年发表了一系列深情寄语,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瞩望青年,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立足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历史逻辑;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系统的理论逻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的重大现实课题,具有方向性的实践逻辑。深入探析这三重逻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重要内涵和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实时监测教学效果,并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高职院校亟需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危险驾驶行为(如使用手机、拿取食物、查阅文件等)会导致驾驶员分心,增加交通事故风险。车内复杂的环境以及光照不均的状况,使针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检测工作面临挑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型YOLOv7-tiny模型——DBNet-YOLO,用于实时危险驾驶行为检测。该模型通过融合通道与空间特征的注意力机制,减少了背景干扰,引入的多尺度信息融合,也有助于增强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采用结构化剪枝技术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参数量。在CVRR-HANDS 3D数据集上,DBNet-YOLO的mAP@0.75达57.1%,比原模型提升3.1%;参数量减至0.33MB;推理速度达330帧/秒。实验表明,该模型具备实时性强、精确度高和轻量化的优势,适合嵌入式平台的危险驾驶行为检测工作。
环境声音识别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环境感知方法。以往的研究中多是采用机器学习模型或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环境声音识别,但音频数据是时序数据,因此,传统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其内在的时序信息。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音频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作输入,在UrbanSound8K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3.16%。该模型有望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好地解决复杂音频的声音分离问题。
骨骼肌损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即时诊断对于预防并发症及促进恢复至关重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介质,在肌肉损伤过程中显著升高,成为评估损伤程度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一种基于“三明治夹心法”的铕荧光微球侧流层析装置,实现了对人体血清中TNF-α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装置能在15分钟内完成检测,最低检测限达到0.0247 pg/mL,检测范围覆盖0~5000 pg/mL。该侧流层析装置以其便携、操作简便及灵敏度高,适用于运动后肌肉损伤的即时检测与长期健康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运动损伤,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并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采用观察法对患有皮肤病的宠物犬进行分组比对实验,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药药浴疗法。从脱毛、红斑、结痂、丘疹等四个维度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宠主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均表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结果证明,中药药浴疗法在治疗宠物犬皮肤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乡村产业劳动主体专业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滞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阻、新型人才主体匮乏、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突破乡村产业振兴的瓶颈,需采取以下措施: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深化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挖掘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潜能,以助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定量分析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实证参考。选取2018年至2022年间安徽省各地市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综合测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2018—2022年,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全局来看,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逐年增强的正相关关系;从局部来看,则呈现出以皖江平原地区为高-高聚类、以皖北阜阳地区为低-低聚类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多重政策效应的叠加,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整体向好,并且呈现出一定集聚特征的协同发展特点。
企业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企业通过商业贷款获取资金支持的难度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则为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融资提供了新的可能。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供应链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商业信用融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创新受到供应链结构的影响,与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负相关,与供应链稳定度正相关,且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缓解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强化供应链稳定度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供应链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融资约束下和不同产权结构下均有变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国家全局工作前沿。环境议题在国际媒体议程中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生态外宣文本的翻译传播成为推动地方性知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知识翻译学强调翻译之重在于传播。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分析习近平主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宣文本,并从中清晰透视出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卓越的大国风貌与责任担当,有助于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对外生态交流框架并塑造一个值得信赖、充满魅力且令人尊敬的大国形象,有力地强化了中国作为国际生态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个体的文化身份往往随时代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译者文化身份的内涵发生了新的衍生,中国译者文化身份承担三重角色:价值观念的传承者、语言文化的阐释者及话语权的构建者。这三种角色的内涵与关系也为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翻译教学应增强文化认同教育、深入开展汉语语言文化课程、实施多议题翻译实践,以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教学。
当涂布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布为材料,运用剪、贴、缝、绣等多种技法创作出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作品。近年来,当涂布贴画逐渐被应用于儿童绘本制作中,不仅丰富了绘本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为儿童绘本带来新的视觉体验,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助于向儿童传递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有助于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持续加强推广和创新,使这项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老年教育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开放教育的重要载体,开放大学是发展老年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推进老年教育中应发挥积极的辐射和引导作用。当下,开放大学的老年教育工作仍面临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水平不高以及普及程度不足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完善老年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老年教育多元合作机制、加强开放大学创新能力和健全老年教育激励机制、构建全国统一的老年教育平台,推动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辅导员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其工作本质上属于情绪劳动。由于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一些特殊性,高职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常面临职业体验与职业认知不协调、职业倦怠等问题,在实践中,他们往往采取深层表演、表层表演以及真实表达等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来应对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畅通表达渠道、提高个体认知,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深层表演情绪劳动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升高职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正处于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的关键期,而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资助画像不够精准、资助体系不够完善、资助育人效果难以有效评估的问题。将大数据技术运用贯穿管理、画像、资助、育人和评估的全过程,构建精准的“五位一体”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完善大数据赋能下的资助育人路径,有助于推动该体系的优化及相关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正>邓以蛰(1892-1973),现代著名美学家,安徽公学的知名校友,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出身于安庆怀宁一个文化世家,系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教育家邓绳侯之子。1905年2月,邓以蛰考入安徽公学,成为该校在芜湖办学的第一届学生。由于学业精进,两年后,他赴日本留学深造,并于1917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哲学与美学。1923年归国后,邓以蛰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担任教授。